学科融合的结晶:纳米杂化荧光材料研究获新进展
发布时间:2016-03-08   访问次数:711   作者:牛德超

    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效应的荧光分子,作为一类新型荧光材料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日,皇冠最新官网李永生教授课题组与化学学院朱为宏教授课题组紧密合作,在基于AIE分子的纳米杂化荧光材料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在材料类重要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在线发表。

 

图片

 

    荧光成像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实时监测及无放射性等优点,因此,荧光生物探针在生物成像及肿瘤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由于受其尺寸、疏水特性及荧光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荧光分子不能有效到达病灶部位实现成像。尤其是对于喹啉腈类AIE分子QM-2,虽具有长发射波长及大斯托克位移,但由于只有在聚集成微米级棒状颗粒时才能发出明亮的荧光,从而使得其在活体内呈全身弥散分布而不能对肿瘤部位有效成像。针对这个问题,该项研究工作采用一种简单有效的自组装策略,成功地将QM-2分子由微米级棒状颗粒调变成纳米级球形杂化颗粒。研究发现,经调变后的纳米杂化颗粒相比于微米级的棒状聚集体,不仅具有更强的聚集荧光发光特性、发光稳定性,还可有效地实现活体肿瘤的靶向成像。这为进一步研究纳米荧光探针用于肿瘤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材料与制备方法。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973”项目(2012CB933602, 2013CB7337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Morphology-Tailoring of a red AIEgen from Microsized Rods to Nanospheres for Tumor-Targeted Bioimaging”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1504782/pdf。